你我都应该知道的医学通识

初识薄世宁,在他的得到app的《医学通识50讲》里面,这课很精彩,学习下来算是彻底颠覆了自己对医学的认识,自己也非常认真地把学习内容整理了一遍。此后,薄世宁将这门课梳理融合后形成了《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我结合以前笔记,好好回顾一遍。这书算是读得断断续续,超过一年才逐字读完。书的内容太好,实在不忍轻易读完。

医学通识,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医学上,你我都应该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不局限于医生了解,作为大众,我们也要好好掌握。那么,掌握的好处在哪里?我想大概有这样几点:一是学会对人、对人文、对科学有敬畏的心,医学的发展以来,从各种神鬼、各种血腥到现在的无创,一切一切的医学技术发展,看得了医学的伟大,这让我们人类不断与死神斗争,赢得一次又一次的小胜利。二是学会正确认识疾病,自我康复是医学介入的基础,你一直是你的全部,医学更多是辅助。三是学会正确认识生与死,能活着才是最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是有极限的,因此应当理性看待。

薄世宁从医生角度给我们好好上了一堂通识课,我想换个角度,从普通人角度去思考,如何好好认识这些通识。因此,我梳理了一些清单,方便自己牢记于心。

关于医学的认识

  1. 进化淘汰弱者,医学阻碍进化,医学能做的就是别让进化淘汰你。

  2.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单纯地延长存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维护患者的尊严,支持患者的生活意义,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医学最重要的使命。

  3. 医疗过程的实质不是消费。在疾病面前,在这条湍急的河流面前,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联盟。医患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4. 人体免疫就是对抗危险因素的关键,人体免疫是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是战胜疾病的基本武器。当人的免疫严重缺陷的时候,医学也无能为力。

  5. 治疗的本质就是用客观的、可量化的医学目标去匹配患者需求。治疗的过程是医学目标于患者需求互动的过程。所以,作为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并适时给出自己想要的明确需求,才能更有效实现治疗目标。

  6. 疫苗的工作原理:用生小病来预防大病,不得病也能防病,疫苗在未来还可以治病。疫苗安全源于原理,安全源于设计,安全源于覆盖。虽然疫苗永远做不到100%安全,但是可以越来越安全。

  7. 在没有麻醉之前,病人为了活命就得疼,医生为了救命就得快。有了麻醉,外科手术从野蛮血腥走向了安全和文明,很多治疗技术才得以实现,医学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才得以体现。

  8. 护理是决定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是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护理是医疗流程的监督者。

  9. 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是,从外部干预,转为增强内力。内力就是人体免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恢复告诉我们,要对自身的修复保持信心。人体免疫就是伟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10. 脑死亡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不可逆的深昏迷、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和脑电波消失。符合全部以上标准,并在一定时间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脑死亡。

  11.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且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所以,循证医学就是证据+经验+患者意愿,最重要的是证据。证据为王。

关于疾病的理解

  1. 我们的生命注定离不开疾病,疾病是生命的一种常态。在没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病了。同样,感觉良好并不代表就没病;感觉不舒服了,也未必是有病。

  2. 真正治好病的,是病人自己。所有的医疗行为,只是起到支持的作用。医疗的支持,就是给自我修复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等待自我修复最终发挥作用、战胜疾病。治愈疾病,最终靠的还是自我修复。

  3. 咱们身上所有的部件,都是为了让利益和风险平衡,是进化的妥协和折中。而疾病,就是妥协和折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 疾病带来的症状,绝大多数时候是提醒、是保护。症状和疾病应该区别对待。病要治,症状只要适度干预。

  5. 代偿是人体不得已而为之的机制,是妥协。代偿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器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了保命。所有的慢性病,人体都会启动代偿

  6. 内共生是生物进化的关键一步。人和体内的细菌是相爱相杀、互惠互利的内共生关系。细菌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其他有害菌的攻击;细菌可以锻炼人体的免疫系统;细菌还会帮助人体合成生理功能必须的一些关键物质。但是打破内共生就会带来很多病,如果可以巧妙地利用和恢复内共生,也可以让很多病得到缓解或治愈。

  7. 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得癌症。年龄是引起癌症最大的风险因素,癌症是长寿必须付出的代价。

  8. 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吸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冠心病是因为血管窄了、堵了,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9. 心身疾病:不仅是心病,而是真病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承受压力越大,那么心身疾病发病的可能也就越大。

  10. 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病。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具有客观的神经传导通路。所以,医院有句话:病人说疼就是疼,病人说有多疼,就有多疼,那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有多疼

  11. 衰老的机理分为三个层面:基因损伤,细胞功能异常,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是衰老的本质

关于疾病的防治

  1. 怎么有效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了。第一个建议:既然很多慢性病在早期没有症状,我们就要主动筛查。第二个建议:从源头上预防或者从中间环节阻断,可以有效防止慢病的发展。第三个建议:巧妙地放大代偿机制

  2. 怎么重建或者恢复内共生呢?第一个建议:少用抗生素。如果不是严重的或者关键部位的细菌感染,就少用抗生素。能不用最好不用。第二个建议:别太干净。孩子从小多和微生物接触,就可以培养出多样性和稳定性更好的肠道菌群。长大以后免疫力反而更健全,更不容易过敏。第三个建议: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3. 对增加免疫力,第一的是要认真打疫苗。打疫苗就是刺激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而且一旦产生会记忆很久。打疫苗是目前咱们能够获得的最好、最靠谱的完善人体免疫的方法。

  4. 对待癌症的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去除致癌因素,改变生活方式,仍然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风险。第二条建议是,定期进行疾病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第三条建议是,既然咱们越来越长寿,那就应该接纳癌症,和它共存

  5. 降低患癌风险的科学建议包括:戒烟、戒酒、减肥、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少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这是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HPV病毒感染。已经感染了,要治疗或者定期复查。

  6. 无论做不做支架,咱们都要切记一点:支架是单点突破,它的基础必须是全身治疗,也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加用药

  7. 忍痛的所谓美德,非常不科学,更不人道。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疼痛不能忍,需要科学治疗。

  8. 科学使用抗生素的三条建议:第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应用,抗生素是好药,不会带来多大的副作用。第二,任何感染都不能单纯地“杀”,除了应用抗生素之外,应该鼓励人体的自我防御。第三,少备抗生素。**

  9. 口服避孕药,让生育和性爱分割,把女性身体的自主权还给了女性。口服避孕药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避孕,还能治病。它对于痤疮、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都很好。但是,口服避孕药也有副作用,它最大的副作用是增加了静脉血栓的机会。所以,35岁以上,吸烟或有心脑血管病的女性,不推荐用口服避孕药。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