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里面有一部分是专门讲述医生的精进,当中很多办法不是仅仅局限于医生使用,我们实际也可能用得上,因为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底层是相通的。自己觉得应该整理一下,这样利于以后解决问题。
一、要学会寻找杠杆解。深层问题很多时候不会第一时间展示出来,因而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关键节点进行切入,利用杠杆,看是否能翘起一个“地球”。这个点作用是介入,因而应当结合实际去寻找,是关键,不与大小相关。这一点也将成为第一张骨牌。
二、在效益相似情况下,要学会寻求代价最小的解决方案。任何新增的解决方案都会带来不同的代价,会占据你的生活时间,或影响你原来的计划等。所以,必须在确认效益情况下,自我衡量,知道哪些代价最小,最小在什么方面,今后可能要注意什么方面。
三、要学会养成终局思维。就是从终局出发思考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终局可能是最差,也可能是最优,也可能是中性、不好不坏。如果换种思维,那就是在实现目标管理之前,先行分析如何目标能否实现,会发生如何的偏差。
四、要学会能省就省。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很多事情,如果能简单解决,就不要增加复杂程度,越搞越复杂反而越搞越心累。
五、要坚持先试先行。医学有个唐僧法则,就是先保证病人活着,其核心就是如何有效先解决就如何进行,有缓和机会,就有进一步处理的时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能推动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才是我们要做的,所以当有个不错的方案,就要敢于先试先行,干了再说。
六、要学会用概率去思考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是反直觉操作,在遇到问题时总会有各种突发奇想。但事实上,很多问题在决策时要优先考虑解决概率大的可能性方案,再去想其他偏方。
七、要学会不断迭代自己的思维。打高尔夫,往往很难第一手就打入洞,需要二手、三手或更多,医学把这个形容为决策校正的过程。我们对问题的解决,先试先行发现有问题后,第一时间就要研究如何修改,以便更好操作下去。这个问题出现,可能是操作上出问题,也可能时势变化引起的。所以都需要我们在找到决策最可靠证据后,不断校正,避免主观错误。
八、要学会克服不理性的冲动。受情绪影响,我们极度容易陷入不理性。不理性下,我们就会引起偏见、偏激,导致思维窄化,想事情容易进入牛角尖。我们需要的做到,莫过于要正确转换理性思维和不理性思维,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对当前事情,我们要学会适时按暂停键,必要时按重启键,让时间停下来,给我们冷静的机会,去重新审视此前自己的思考。
我的打算时把这八条列成提纲,贴在电脑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敢改错,这样才能更好面对复杂的问题,从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很多时候,笨办法往往是最简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