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

这段时间从春楠那学习了从家居到人生的整理方法。这套方法也是事无巨细地教你如何从头开始整理,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怎么归类、归到哪一类,学习后收获不少,剩下的仅仅是最后的行动了。

此前自己也看过各种整理术的书,有教你断舍离的,有教你怦然心动的。从春楠这里,感觉少了一点概念型的理念,却展示了通用整理流程5+1步曲。这个流程是个通用模型,不仅能指导整理家居,还可以延伸至自己的人生,特别是现时还在为各种繁琐事困扰自身的童鞋。我想,这或许是春楠整理的一个亮点吧……下面,来谈谈一些自我的启发。

1.整理前,需要坚持5个原则

春楠说,整理前有5条基本原则:永远不要在能量低时主动整理;先不要冲动购买收纳工具;整理之前全家上阵先规划;每天整理5分钟,先行动再完善;接受环境会复乱的事实

以上原则,耳熟能详的都是接受自己,先行动微习惯。但是对3条基本原则显得陌生,细细想想也是这样的道理。整理是消耗精力的,但是你选择能量低的时候做这个事情,只会越做越烦躁,最后可能生闷气或者直接放弃了,这将严重影响整理的目的性。规整前先规划,符合规划先行原则,但是想象美好的家是如何的,这一点还真的没有憧憬过。不要冲动购买收纳工具,这个原则算是少见的,因为通过收纳工具,我们往往就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一了百了。选择性购买,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以依赖收纳工具而不愿舍离。书中这句话写得挺好的,收纳是指用一个动作把物品收入容器中,方便未来拿取。而不以拿取便利为目的的收纳,都是“耍流氓”

2.整理,有自学成才的公式

整理,永远都不是个难事,因为只要你掌握方法,只要你坚持。所以,春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公式。

整洁的房间=学习(读书、听线上课或线下课)+行动(整理5+1步曲)+时间(每天整理5分钟,持续1年)

公式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学会一些基本技巧,在掌握一定技巧的情况下才能整理得好。别人帮你整理好的标签分类,或许不一定符合你的标准,但是总是在总体满意下微调的。自学成才,也意味着第一是学。自我学习是需要成本的,当你钱多也可以采购服务来替代。

行动是必须的。特别是整理这一行为,只有行动才是对的。下面还会讨论通用整理流程5+1步曲,这里就不多表述了。自己行动也好,外包行动也好,没有行动说再多也没意义。

最后说的是时间。时间也是必须的,谁来干都需要花费时间成本。只不过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整理仅仅靠一次是不够的,需要持续,长期的坚持。家里不是个展览馆,你的东西都是要用的,所以也就肯定会有乱的可能性。所以,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归位。整理要化整为零,每天5分钟。

整理讲得都是这样的道理,微习惯,学会及时整理,这样家里才能保持长期、持续的干净整洁。

3.整理,从5+1步曲开始

春楠的整理核心其实是5步,清空—分类—简化—收纳—定位;另外再加1个注意事项“留白”。关于“留白”,需要单独来说。

所以,关于整理,不管是物还是心态,都需要我们走好这5步。第1步为清空,这里强调更多的是意义感,整理是为了什么,为何而清空,思考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就容易陷入一次又一次的整理漩涡当中。当然,清空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摆在一起,把原有的位置一个回归。第2步为分类,就是把物品进行有效归类,这个是属于什么方面,那个是属于什么方面。第3步为简化,就是对于同类型的东西,是否需要保留如此多,进行思考判断分析。第4步为收纳,把需要的保留,不需要的断舍离。第5步为定位,你要给需要保留的东西一个具体位置,以后用完就放回原本的位置。就如同图书馆有每本书的位置,你只有把这本书放回它该有的位置,别人才能更快捷查找到它的存在。

物是如此整理,内心繁杂的情绪整理也一样。一次性在白纸上写完你的烦恼,此为清空。对烦恼引发的后果和问题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按照重要性或必要性等实施拆分,此为分类。分类有了,先后顺序也有了,这容易找到关键因素,此为简化。只关注关键因素,集中解决当中问题,此为收纳。最后回归内心,平复思绪,让情绪回到该有的位置,此为定位。这是个人对情绪整理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和运用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4.整理,要学会留白

整理的关键注意事项为留白。

学会留白,是一门技术。不然给自己过满的空间,过满的情绪,过满的时间空白。当存在留白,才会有弹性,才会有说走就走的激情。否则,第一时间你就说,我可能没空,我还有什么没做完。

学会留白,是一门艺术。只有留白了,才能让物品更聚焦。满满的东西,会容易分散和影响视线的关注点,也就难产生一眼看上去震撼惊艳的美。杂乱无章的绿草,不一定能有效承托出玫瑰的美丽。

以前自己很少关注于留白,就算是时间管理知道要设定弹性,也对留白难以执行。读书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留白如此重要,再重视也不过分。

写在最后

说是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有点而过,但是也的确是很好的简单的整理方法。当然,需要再强调的是,我们要好好想想,在整理前好好想想,我们为何而出发,目的是什么。整理是个累人的活,也容易在整理中迷失自我。知道初心、保持初心,这才是整理的核心。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