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自己购入王朔的《30天认知训练营·2018》,想好好进行认知升级。听了几课就搁置了。原因在于内容过于精炼,很有王朔的写作风格,却不适宜作为知识课程讲述。所以,就慢慢地开始一点点,看完课程内容,尝试去溯源,找找原文是怎么表述,这也是找到一手信息的重要方法。
读王朔第一课《什么是查理·芒格的人生开关》,觉得不过瘾,转而打开多次想读却没读成的《穷查理宝典》,找到第十一章“人类误判心理学”,好好读起来。我想这个方式也回应最近看的成甲《好好学习》所讲,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把内容进行串联,而非把每本书当成单独的存在;也回应了《好好学习》所讲,好书要读透,要把问题思考清楚,而非简单完成任务式的读完,否则就掉入“低水平勤奋陷进”。
回到本周关键词——激励,就来源于“人类误判心理学”中包含的25个容易误导人的心理倾向,王朔把这个叫做人生开关。开关的比喻很直观,也很形象,更让人容易想起和记得。开关,开了,灯亮了,一切光明;关了,灯熄了,回归黑暗。开关就是一个双刃剑的控制器,就看你如何用好。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激励所包裹着,不管是别人给的激励,还是自我给予的。老板给你加个工资,算是物质激励;老板给你来个全公司表扬,算是精神激励。每天早起,自己比别人多读了两至三小时的书,感觉比别人多活了两至三小时,这算是自我精神激励;为鼓励自己保持早起,定期买个小礼品慰劳自己,这算是自我物质激励。只要细心发现,激励随处可见,又隐藏很深。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查理·芒格也曾经说过,当你该考虑动用激励机制的威力时,千万千万别考虑其他的。王朔解释为,只要激励用得上,就不要用别的东西,用利益而不是道理来说服人。不难发现,激励的作用很大,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善用激励去做事、做人。激励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金钱、性、友谊、地位、自我暗示等,基本能刺激认同认知而转化行动的都可以算,当中以金钱为主。具体的激励方式在此不过多阐述,网上有大量可参考的方式,场景不同,方法也各有秋千。随意搜索发现,自我激励也有100种方法。
激励开关,开的时候作用好大,但长期开的话,效果将有边际递减的情况。你长时间使用,激励就不会起作用,而且你无法填满这个欲望无底洞;同时,被激励者也容易陷入到激励机制的偏见中。这种偏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对激励因素的上瘾,为能获得更多激励,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去获取;二是因获得激励而麻木自身思考,不管事情对与错,只要有激励反馈就是正确的、就可以持续做下去,就算做错坏事也不知、也不理。
人类熟知激励的偏见问题,也在预防上作出改变,查理·芒格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我们常见的超市收款机,就是破解激励偏见的产物。销售员偷钱来自我激励,这个行为损害了企业自身利益,企业通过发明收款机,让钱明确放置位置,不容易被简单挪动,也容易进行核算计算,以免浑水摸鱼。
在激励开关面前,我们要学会谨慎面对,用得好效果巨大,用得不好容易钻入牛角尖。在消除激励的偏见上,我建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不要仅用同一种激励方式,要丰富激励的品种,可以正面激励,也可以反面激励,甚至可以进行随机激励,不要让人产生必定有奖励的心理暗示。其次要对不择手段获取激励、对钻空子行动,充分批评与否定,不能因仁慈而给予奖励,要让其意识这个方式不可取。再次,要引导正确思考激励方式,激励是为了更好推进目标,实现双赢,要清晰明确激励本身的核心问题。
当然,你也可以反之迫使自己进入激励的偏见,让其形成习惯,为自己所用。给自己同样的激励内容,让自己满足,愿意坚持下去;对于自己不择手段完成的任务,要给予充分肯定,坚定信心,还能勇挑高峰;再次进行重复性自我暗示,激励效果很有用,要坚持用这种方法。
激励是开关,是双刃剑,最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还要依靠使用者的意愿和实际当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