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看《请停止无效努力》一书时,被当中提及的“天赋”一词所触动,说真的,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自己,也从没深挖自己。想着,要不要以此为机会看看自己的天赋。与此同时,自己又读了《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一书,对兴趣爱好这个也有了新的认识,也在想,能不能合并找找,会不会有共通点,到时能不能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优点,缩减劣势。
寻找我的天赋
《请停止无效努力》书中建议通过几个练习,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我也进行了尝试,并进行归纳总结,现在盘点和记录自己的天赋。
一、来自日记式的内在感受
具体做法是:找出一周时间,在这一周里,记录自己的每个瞬间,包括兴奋、有成就感、愉快的瞬间,以及沮丧、无助、反抗的瞬间。不仅仅是工作相关,还有业余生活的部分。然后把记录下来的数据去对比天赋的自我效能、本能、成长/专注、满足这四个特征,筛选出跟你天赋相关的瞬间,总结共性,发现天赋。
我认真记录了自己一周的内容,其实并没真正的发现很多那么的瞬间,或者自己不太关注某些瞬间,导致被忽略了。全周下来,我大概合并成了5项内容。整合对比后,发现共性如下:
-
只要是自己做的,能带有一点挑战性的,能完成的都会满足,都会愉快。(责任心)
-
在与人沟通,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会兴奋会多说几句,不然就没话好说。(专注领域)
-
对书本、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一篇篇读书笔记,会觉得有成就感。(总结归纳)
-
学习新知识后能学会套用,回想结合,会觉得自己很高端。(灵活使用)
-
展示自己的成果给别人看,得到回应时会觉得愉快。(在意认同)
二、来自自问式的记录
具体做法是:问自己一些问题,帮助自己找到天赋。
第一类问题:自我效能相关
* 你认为,自己能够教别人什么?或者,别人常常向你请教什么?
* 你跟他人聊天的时候,倾向聊什么?以及,聊什么话题你会更有自信?
*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会感到焦虑和担心?第二类问题:本能相关
*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少拖延?
* 长时间休假后,你最想念工作的哪个方面、哪个内容?
* 你宁愿放弃休息时间,也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第三类问题:成长/专注相关
* 有什么事情,让你沉浸其中忘记吃饭/睡觉?
*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暂时忘记刷社交网络?
*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第四类问题:满足相关
* 过去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能让你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自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回答,并盘点了背后的能力结构:
-
自己能教别人的,一般是工作关注点及思考问题结构等。(逻辑结构,重点提炼)
-
聊天主要聊怎么理顺工作流程、一些细节点。(把握流程,细节把控)
-
对自己以前熟悉的、曾经做错的内容,对把握事物总体情况等方面不会焦虑和担心。(宏观思考、经验运用)
-
对有限期的工作、对简单易做的事情、新鲜有趣的事物不怎么拖延。
-
长假后会更关注理顺工作流程,挖掘不完善之处并完善。(关注细节,发现漏洞,逻辑结构)
-
对于有限期的工作会宁愿放弃休息时间去完成。(责任心)
-
自己对新、黑科技感兴趣,对深度吸引人的内容会追逐,对家务等需要专注的事物会沉浸。
-
现在基本有事情做的时候,不是在休息或休闲的时候,一般不会拿起手机来刷,除非想起什么事情需要确认。
三、来自MBTI测试内容
自己在很久之前曾经做过mbti的测试,为了再明确,进行了一次28题的简单测试,结果依旧是ISTJ型。2013年的时候,自己曾经记录过ISTJ型的相关内容。核心要点是:
1. 主导是细节,辅助是思考。
2. 有逻辑系统的思考,善于分析。
3. 有耐心和耐性,乐于接受新事物。
4. 办事死板,有时过于关注细节而无法看到整体。
5. 不注意微妙的人际信息,比较少考虑人性的因素。
有人会说mbti不算很准,但是我认为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如果你在前两个练习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意思,其实也有很多相同或共通地方。这样也不妨碍帮助评定,多一个有力的支撑也是挖掘出天赋的证明。
四、标注自己的天赋
经过三个步骤,我的确发现了一些自己的天赋。是否真的很十分准确,我也不好说,不过也是今后要多注意的地方,挖掘天赋的目的其实就两个,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没做好的要继续努力改善。
总结起来就三点内容:
1. 逻辑思考,结构分析。
2. 注意细节,善抓重点。
3. 耐性对待,喜新有责。
五、天赋努力方向
针对三个大方面的天赋内容,我想我可以在以下7个方面进行发展和努力。
1. 梳理出自己思考事物的过程,看看自己是如何逻辑思考的。
2. 学习别人逻辑思考的过程,对比自己,不断完善自身思考能力。
3. 了解更多观察事物的角度,学习更好地把握细节。
4. 关注“结构化思维”话题,不断完善宏观性、结构性内容。
5. 提升分析能力,除细节分析外,了解如何对事物进行其他方面的分析,把握方法论。
6. 在保持耐性的基础上,学习如何提升精神集中力。
7. 多关注人性方面,尝试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融入当中。
寻找我的兴趣
兴趣焦点的寻找来源于《从三分钟热度到一万个小时》一书,里面提及了两个练习,我尝试了,也得到了目前关注的兴趣焦点。
一、选出最在乎的五项价值
具体的价值选项可以看之前那篇读书心得所提及的内容幕布读书笔记 https://mubu.com/doc/dDF86UsP5
自己就是从这么多选项中选取了最在乎的五项。
-
创造力。(自己总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折腾一些黑科技)
-
心灵成长。(不要求展示给外界,只求自己内心承认获得成长)
-
安全感。(包括金钱、感情、工作的外界肯定,都是此需求的需要)
-
个人自由。(喜欢独处、不受约束,不喜被各界牵着走)
-
享乐。(享受生活,喜爱拍摄,欣赏美女,看各种深度电影,有钱还渴望去旅游)
二、确定十项事物的重要程度
十项选项如下,只不过我已经把我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列,越靠前越表示重要。
- 追求个人成长与自我疗愈
- 提升自身竞争力
- 追寻精神心灵的平衡
- 追求金钱上的安全感
- 把事业推向新阶段
- 对社会做出贡献
- 维持身体健康
- 维系人际关系
- 保持对人的开放沟通
- 赢得同行的敬重
从上面十项中不难发现,最有兴趣的还是自我发展方面,特别是价值观、思考思维方面的内容。当前考虑的自我发展已过了追求事业上进步的阶段了,更多关注个人内心的满足。其实个人感觉,我在养精蓄锐,等待新的风口新的变革来的时候,能异军突起,不被潮流所淘汰。
三、形成自己的兴趣焦点组合
一般兴趣焦点组合由四个不同的兴趣组成,我结合上面关注的,再结合年初制定的计划,基本确定了最近一段时间,或者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关注这四个方面。
1.提升自我管理
更关注思维、逻辑、结构能力方面的培养。
2.关注加强沟通
目的是强化口头表达能力,至少在与人聊天,不会出现讲错话的情况。
3.完成毕业论文
这个是生活所逼,如能提前完成将会重新调整内容。
4.学习桥梁知识
目前工作与此相关,提升工作专业技术水平,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更多时间。
写在最后
从天赋和兴趣焦点组合内容中,不难发现,其实有不少内容还真具有一致性。所以兴趣焦点我没去写努力方向,而且很多都很明确目标在哪里。剩下的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完善里面涉及的各种内容。明白自己优势在哪里就不应该轻易丢掉,扬长不避短才是当前必须树立的正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