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七):“追涨杀跌的奇怪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果某一商品进行打折促销,那势必会吸引众多消费者争相购买。但如果某一商品突然涨价,那其销售量很可能因此而快速回落,这就是商品经济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消费者总是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对于无故涨价的商品,总会抱以厌恶的态度。但此规律在股市中正好相反。

     股市交易中,人们更多的是会被股价的上涨所吸引,同时人们又会对股价的下跌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这就形成了一种股市特有的“追涨杀跌”现象。

     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看,“追涨杀跌”所形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频繁的操作只会增加失误的概率。而且“追涨杀跌”是一种极具投机色彩的行为,风险系数相当之高,即使我们可以在10次交易中成功“追涨”8次,但我们也可能因为最后2次“杀跌”失误而满盘皆输。

     一般能够吸引大家去“追涨”的股票,往往是那些上涨快而狠的股票,只有快而狠的上涨,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就是因为这一特性,从而使得这些股票一旦下跌,总是可以让追涨者猝不及防,甚至用跌停的方式来震仓或者出货。前面我们说过,投资人很多时候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去买股票,但一旦套牢,他们又会改用投资的想法去安慰自己,这就使得这些投资人最终成为上市公司的长期“古董”。

     另外,“追涨”也就是当天股价涨幅比较大的时候买入,以此来搏取当日剩余的涨幅以及隔天可能的涨幅。这种想法是对的,但真正操作起来就需要有足够的实盘操作经验,更需要有在必要时敢于“壮士断臂”的勇气。如果我们达不到这两项基本要求的话,那还是应该远离“追涨”这种操作模式,使自己做到“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但事实正好相反。当一支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出现连续下跌时,人们往往是争相抛售而不是及时买入,此时舆论也会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看空文章,大有“墙到众人推”“痛打落水狗”之势。但很可惜,当人们都往一个方向看的时候,事物往往又会向相反的方向运行。那些刚刚完成“杀跌”举动的投资人,还没来得及感慨一下自己的“英明”抉择,马上就会发现那些曾被人们广泛唾弃的股票又会神奇般地“活”过来,进而这些投资人又会积极加入“追涨”的行列。这种“高买低买”的奇怪现象,在股市中比比皆是,我们是屡见不鲜了。

     与“追涨”相反的是“杀跌”。这同样是一种奇怪的举动。有经验的老股民都应该知道,风险是涨出来的,而机会恰恰是跌出来的。一家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下跌正好是给予我们一次买入或者增持的机会,我们应该感谢“市场先生”的沮丧,应该感谢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如果不是由于市场的恐慌和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我们怎能买到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呢?

     这种危险而又低效率的“追涨杀跌”操作方式,每天都在市场交易中反复出现,人们没有从根本上去寻找这种“追涨杀跌”操作方式的弊病所在,而更多地是去埋怨所谓的“庄家”太狡猾、埋怨市场不公,甚至是埋怨上天偏心。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情,操作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能克服贪婪与恐惧,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市场,那市场终究会给予我们合理的回报。

     从“追涨杀跌”的奇怪现象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几点:第一、既然我们喜欢追逐市场热点,那我们也该等到这些股票第一轮上涨结束之后,在其调整之时介入。这就好比吃鱼,第一轮上涨是“鱼头”,经过调整后的继续上涨那才是“鱼身”。当然,经过两轮上涨之后买入的投资人,运气好的话,还赶的上吃“鱼尾”,不然就只能“买单”了。

     第二、对于那些整日在吹嘘自己买到涨停股票的投资人,我们无须太过于当真。因为这些人哪怕是在离涨停价仅仅只有1分钱时买入,他也会告诉大家,其所购入的股票今日涨停了。另外,一旦当他所买股票跌停时,那就很可能暂时不再谈论该股票了。这些人往往就是在股市上涨途中侃侃而谈,而在股市下跌途中骂爹骂娘之人。这部分投资人最终都将被市场所淘汰,这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三、不要相信任何打保票可以推荐未来涨停板股票的机构。如果这些机构推荐的股票真的能够涨停,那他们还不自己偷偷地“闷声大发财”啊!还需要浪费口舌、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介绍某某软件吗?这本身就是经不起丝毫推敲的谎言。

     作为一名渴望成功的投资人,我们首先就应该彻底摒弃“追涨杀跌”这一投资弊病,更多地采用理性投资方式,在股价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买入,在股价高于企业内在价值时卖出,这才是投资的正道。

标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