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投资股票时,常常会因为继续持有还是即刻抛售的抉择而苦恼。这种苦恼时时伴随着我们,也时时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能力,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投资心态。
从日常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投资人在深套以后会显得镇定自若,而在盈利时,反而会坐立不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来看。
为何深套之后反而可以镇定自若?本人通过观察发现,一般投资人在损失了10%以内,此时人们的警觉性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在分析清楚形势之后,还是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操作决定。比如是补仓还是斩仓或者继续持有?此时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比较理性的。
但是,如果损失比例扩大至20%甚至以上时,很多投资人的思维方式会出现极端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导致投资人从最初只想做股东,逐步演变成最终成为上市公司的“古董”。这些投资人在深套以后,往往存在与股票共存亡的想法,大有将“牢底坐穿”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但是我们要知道,股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是股票背后所代表的上市公司才有价值可言。如果我们当初是抱着价格投机的想法去买股票的,那就应该在价格停止上涨以后就果断卖出,不管暂时是赢利还是亏损,绝不能因为套住了就做长期投资的打算,因为那是一种明显的自欺欺人想法。一旦抱有此种想法,那其损失必然是非常之巨大的。
与以上情况恰恰相反的是,很多时候股票在长期下跌之后出现了上涨,此时我们反而会因为持有该股票而忐忑不安。这种忐忑不安可能存在于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上面所说的深套后的“古董”。这些投资人在深套之时往往可以做到泰然自若,而在深套股票从底部开始上涨以后,反而会坐立不安。很多时候在股票上涨了20%以上出现回调时,他们就会在忍无可忍的心理驱使下,“痛快”地抛出股票。但奇怪的是,当他们抛出这些股票,还没来得及放松一下神经,这些股票又会在调整之后继续上行。此时那些投资人又会捶胸礅足,后悔不已。
第二种情况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底部买到很好的股票,但是在经过一段上涨之后,我们又很容易在股票震仓时被甩出局。
综合第一和第二种情况来看,主要还是投资人对自己所持股票不够熟悉,在买入和卖出时都是凭借侥幸的心理来完成的,或者是通过所谓的技术分析来完成交易的。但从以往经验上来看,能够赚取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利润的投资人,往往都是对上市公司非常了解之人,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获得超额利润。
持有和抛售的迷茫将伴随着我们的整个投资生涯,它们是一对矛盾体。我们能够解决好这对矛盾体的唯一方法只有通过控制仓为来实现,控制好自己的股票仓位,永远告戒自己,不要在冲动时满仓,也不要在沮丧时空仓,那才真正能够做到真正的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