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二):“有选择地接受信息”

     人们常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在股市中,我们很多投资人不但不能做到“兼听”,而且更多的是有选择地听,有选择地看,有选择地接受。

     投资人的“听”,可以分为几种:第一种是听“小道消息”。很多中小投资人投资股票,既不以基本面分析为参考,也不以政策面分析为依据,甚至连技术分析也彻底摒弃。那他们究竟靠什么作为买卖的依据?他们靠的是“消息”。此消息指的是通过“九转十八弯”,从“七大姑”“八大姨”那里打听来的黑马消息,庄家消息。这些投资人还天真地以为,只要通过打听消息,那必定可以帮助其快速致富。但很多时候这些消息可能成为害人的“毒药”,人们没能通过这些“小道消息”快速致富,反而使自己的资金先“致负”了。人们因为这种所谓的内幕消息而遭到巨大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这种爱打听“小道消息”的“风气”并无因此而停止,人们仍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种艰苦而卓越的打听之旅,此种精神确实值得“嘉奖”。

     同时,由于人们这种爱打听“小道消息”的习惯也确确实实催生出了一批新欣产业,那就是股票咨询机构。人们对这些所谓的“专家”、“老师”崇拜的五体投地,视他们的话语为金玉良言,视他们的文章为“圣旨”。但这些“专家”、“老师”真能发现黑马并及时通知会员吗?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所说、所写的东西真有价值的话,那他们为何不悄悄地留着自己发财呢?为什么还要每天起早贪黑地忽悠大家?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瞎猫偶然也是会逮到死耗子的。

     第二种是听自己喜欢听的话。怎么理解?就是根据自己的持股情况来决定听怎么样的观点。当投资人空仓时,他们会削尖脑袋去寻找看空的言论,以这些外部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继续空仓。同样道理,当投资人满仓时,他们又会去寻找那些看多的言论,希望通过别人的看多观点来支持自己的满仓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欺欺人行为。他们不需要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也不需要知道别人说的是否有理?他们只需要用别人的观点作为自己看空或者看多的依据,并以此来鼓励自己的操作行为。现在看来这是相当滑稽的举动。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投资理念。

     如果投资人对自己的投资行为没有充分的信心,那这种投资行为本身就是盲目的。既然做出了投资决定,那就证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草率盲目的。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也无须用别人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决定了。

     投资者还喜欢有选择地看。很多投资者也关心上市公司报表,但多数人仅仅看每股收益,进而简单计算一下静态市盈率,并认为这样足以作为自己买入或者卖出股票的依据了。但人们很少会知道,每股收益也分两种,一种是基本每股收益,另一种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如果前者和后者相差很多,那就说明企业本年度的优秀业绩并非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而很可能是来自于其他方面的一次性收益。如果不看这一点,那很容易走入误区。

     另外,人们更关心的是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认为只要从中可以找到机构投资人的身影,那该股票就能买入。但很多时候股东持股情况是存在时间差的,我们的年报要到每年的4月底截止,而年报中统计的股东人数却截止于上一年的12月31日,人们如果以此为投资依据的话,那上当的概率也是十分高的。

     以上这些有选择的听与有选择的接受信息都是一种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投资是需要付出较多财富的行为,我们必须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对待,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来随意做出决定。

标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